发布日期:2015-01-19 16:40
聚焦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将热议中国与全球新局势
第4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本月21日至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全球新局势”。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政商学界领袖将围绕“增长与稳定”、“危机与合作”、“社会与安全”及“创新与产业”四大议题,评估重大趋势的长短期影响,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此次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步入新常态和依法治国,无疑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主旨演讲、“中国前景展望”等多场中国分论坛在凸显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同时,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新变化的窗口。同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既要统筹处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也要认清全球新局势中的风险和挑战,与政商学界领袖们共同探讨应对之策。
让世界了解中国最新发展变化
继去年出席冬季达沃斯论坛之后,李克强总理今年将再次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除李克强总理主旨演讲以外,“中国前景展望”、“中国对外投资展望”和“中国经济发展评析”三个分论坛也将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其中,“中国前景展望”分论坛主要探讨新常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依法治国理念对治理的影响等三方面内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告诉本报记者,在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乏力的情况下,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中国自然备受关注。“新常态、结构调整和依法治国都是中国最新变化。”她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世界带来四方面新趋势。一是中国经济规模近10万亿美元,对世界增长贡献由原来的增量经济转变为存量经济和增量经济。二是中国正由全球的供应国转向需求国,中国需求和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三是中国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影响各国投资和消费。四是中国从一个被援助国转变为一个援助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还有大批企业家参加论坛。论坛将对话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了解他对技术、行业发展和全球商业的看法。对话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了解他对领导力、创业和未来商务的看法。分析认为,“创新与产业”是四大议题之一,安排与两位中国企业家对话说明中国创新、商业模式和战略处于世界前沿。
货币政策分化是中国经济最大外部挑战
中国在给世界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受到全球新趋势的影响。陈凤英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英美和日欧货币政策走向不一致对中国宏观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注意到,本届年会关注的全球重大趋势之一便是预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深刻认识量化宽松政策逐渐放缓、未来利率日益升高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对于“增长与稳定”这一议题,论坛称,金融危机之后,尽管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避免了经济崩溃,但是政策上瘾或误用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比如冒险过度、资产泡沫扩大,以及资本外流导致资产贬值并可能破坏其它经济体的稳定。
世界银行本月13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称,经过令人失望的2014年,全球经济预计在2015年回升到3%.主要经济体在不同时段上调利率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和油价剧烈下跌带来不确定性,是今年全球经济的两大下行风险。记者发现,“新的增长环境”分论坛就关注不断走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正在如何重塑全球经济状况,而“论坛辩论会: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则讨论危机后采取的金融改革措施是否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
陈凤英分析,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承压,新兴市场资本回流美国。日本、欧元区量化宽松让日元、欧元继续贬值,影响我国对其出口。“这些加大了我们的宏观政策把握难度,怎么调整和适应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就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她称,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有利中国经济,为国内要素市场改革打开了窗口。记者注意到,“结束试验”分论坛将讨论世界各主要市场面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并有可能提高利率的应对之策。
地缘政治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与往届年会不同,论坛今年突出地缘政治与经济体系的重要关联,将地缘政治局势列为比货币政策正常化还重要的第一大全球新趋势。乌克兰、中东局势和法国近日恐袭事件是论坛关注这一趋势的大背景,不过,地缘政治局势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全球治理体系变化、地缘经济竞争多个方面。
论坛称,裂缝不断加深的地缘政治断层线的系统性影响,削弱多边合作、加剧战略性竞争。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如何在国际贸易与投资等领域开展必要的合作迫在眉睫。陈凤英介绍,WTO等合作框架存在弊端,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地区性合作机制大量涌现,出现地缘经济竞争,不利于经济增长与经济一体化。分析指出,我国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倡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有利于全球经济融合,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地缘格局还影响到能源产业格局,加剧市场波动,难免波及中国能源产业和经济稳定。记者注意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论坛讨论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变革将如何改变未来能源产业格局,“论坛辩论会:稳定的代价”分析市场是否错误估计了地缘政治风险,“市场波动成为新常态”关注波动是否已成为市场的新常态。